【地區治理】(1)市建局觀塘重建項目 做不到「以人為本」 裕民坊小販遷入地底商場 慘淡經營

鬧市裏有一個隱蔽市集,設備完善卻無人光顧。過去的日用百貨攤檔,因市區重建被趕了進去,就算是熟客,也逐漸遺忘了它們的存在。
觀塘市中心早年清拆後分開5期重建,重建後其中一期位於YM²裕民坊地庫的「裕民市集」,市區重建局將原本在物華街及協和街擺檔的小販遷入該處安置。
然而,作為市建局歷來最大規模的重建項目,市集從2021年4月開業至今逾3年,經歷疫情、通關後,依舊人流疏落、生意慘淡。絕大部分檔主「蝕住做」,很多時更全日「食白果」。
有商販接受《堅雜誌》訪問時訴苦:「市建局打着『以人為本』的標誌去做重建,實際上卻做不到『以人為本』。我不禁要問,為甚麼要重建?又為了甚麼人去重建?是否覺得小販見不得光,就把我們埋在地底?」
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慨嘆,市建局若做好裕民坊重建工程,可以起到示範作用,但很遺憾局方做不到。鄧家彪無奈地說,政府和市建局要對得住這班小販。

文:潘翠華 圖:黃冠華

裕民市集位於觀塘鬧市,卻毫不起眼。
裕民市集位於觀塘鬧市,卻毫不起眼。

《堅雜誌》記者日前走進「裕民市集」了解情況,從康寧道入口進內,經過一條長長的扶手電梯到達市集,隨即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攤檔。

記者眼見市集空間大、設備完善,燈火通明又有冷氣,更裝設了電子支付工具,有Wifi網絡及免費飲水機供公眾使用,理應是個擺賣、閒逛、購物的好地方。

但事實上現址只剩約6成檔口有營業,其餘攤檔都是重門深鎖,或者每天只開一會,待食環署人員前來「剔牌」報到後,又關門上鎖。

雖然市集開放時間標明是早上8時至晚上10時,但不少攤檔都在中午後才營業,下午5時後便關門,6點後已經水盡鵝飛。有些市民落地庫一看,見到大部分攤檔都已關門,掉頭就走。

《堅雜誌》走訪了市集內的一些檔主,歸納出市集人氣差劣的失敗原因。

原因一: 位置隱蔽入口不顯眼

裕民市集內整排攤檔完全空置。
裕民市集內整排攤檔完全空置。

「裕民市集」位於裕民坊地庫,有如「地下商城」,商場外圍根本看不見市集內部。市民若要到訪市集,有幾個途徑可選擇:一是從物華街正門乘搭扶手電梯;二是經康寧道裕民坊商場門口進入;三是沿街道「裕民坊」的樓梯到露天廣場,由玻璃門進入地庫側面;四是由停車場乘搭升降機至地庫層進入。

雖然物華街正門及康寧道商場入口都有招牌寫明「裕民市集」,但物華街咖啡色底色灰銀色字的招牌毫不起眼,有街坊笑言似停車場入口多過似商城。康寧道的入口指示牌更加細,不留心看根本看不到「裕民市集」四個字。

有市集檔主表示,遷入初期不少熟客想來捧場,卻老是找不到入口。有顧客曾嘗試詢問裕民坊商場管理員,對方居然入職逾一年以來,也不知道有這個市集存在,令人啼笑皆非。

市集內設有電視屏幕。
市集內設有電視屏幕。
市集入口設有免費水機。
市集入口設有免費水機。
裕民市集平面圖
裕民市集平面圖

原因二: 外牆包圍隔絕行人路

本來連接行人路的露天廣場,仍然被高牆包圍,彷如與世隔絕。
本來連接行人路的露天廣場,仍然被高牆包圍,彷如與世隔絕。
露天廣場接駁臨時行人通道,但甚少人行。
露天廣場接駁臨時行人通道,但甚少人行。

「裕民市集」連接露天廣場對出的出入口位置,原是相連觀塘市中心第四及第五發展區。本來這兩個發展區一旦重建完成,便可以將包圍市集的外牆拆除,使市集與行人路連接起來。

據悉,市建局初時預計入伙5年後,這兩個發展區會完成工程,然而地皮一直流標,至今完工日期更未可知。市集出入口遲遲未能和地面行人通道「打通」,令住於地庫的市集猶如「與世隔絕」。雖然市建局去年12月開設了臨時通道,讓市民沿樓梯前往市集,惟因入口相當隱蔽,吸引人流效果有限。

原因三: 宣傳效果不彰

市建局曾經在裕民市集舉辦過不少推廣活動吸引人流,圖為在市集出入口舉辦音樂會。(市建局)
市建局曾經在裕民市集舉辦過不少推廣活動吸引人流,圖為在市集出入口舉辦音樂會。(市建局)

「裕民市集」入伙之初,市建局花了不少心思為市集做宣傳,又在聖誕、新年及中秋等節日舉辦活動、表演,派發優惠券推廣等等,又協助攤位小販透過社交平台宣傳,並在觀塘市中心「自由空間」啟用後,邀請市集商販參與活動,增加曝光率。

據檔主透露,這些宣傳在市集開張初期還算湊效,但隨着新鮮感和熱度過去,人流漸漸減退。據某些檔主所說,最近一年市集是「零宣傳」、「零推廣」。有商販形容,政府將他們放在猶如「地牢」的市集裏,置他們於不顧,是想「陰乾」他們。

原因四: 食環規定售賣商品種類

部分攤檔售賣內衣和家品。
部分攤檔售賣內衣和家品。

在「裕民市集」擺檔的商販,出售的大部分是較為平民化的日常用品,如內衣、服裝、文具、布藝、玩具、家居用品、鐘錶、飾物、校服等等,難以吸引新搬進區內的居民及年輕消費群光顧。

此外,由於市集屬食環署規管,商販須按固定攤位小販牌照的規定作銷售,所以售賣的商品種類有限。即使後來酌情批准商販售賣預先包裝食物及飲品和非食物類乾貨,但亦難以增加顧客人流。

原因五: 疫後消費模式改變

光顧市集的多數是長者,有些會攜同小孩一起來。
光顧市集的多數是長者,有些會攜同小孩一起來。

自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,改變了不少人的消費模式,由實體轉至網上購物,影響了實體店舖生意。本來市集商販期望疫後通關能帶旺人流,可惜南下旅客比預期中少得多,加上市民消費習慣已改變,生意難以逆轉。

市集檔主大部分是上了年紀的長者,最大年紀更已屆90多歲高齡,根本不可能由零開始學習建構網上購物平台,於是只能每日守着小店望天打卦。由於生意淡靜,有些檔主索性不開舖,有些將牌照主動交還食環署,有些則因為年邁過世後,牌照被收回。

鄧家彪:政府要對得住這班小販

鄧家彪建議市集可容許短期出租予同鄉會,推廣家鄉食品。
鄧家彪建議市集可容許短期出租予同鄉會,推廣家鄉食品。

一直關注「裕民市集」情況的工聯會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,市集大部分商販當初都很支持裕民坊重建,願意配合搬遷安排,甚至感謝市建局:「無可否認,他們現在的營商環境好了,有冷氣、有瓦遮頭,布局也整齊了。市建局也花了人力、心力,幫他們做宣傳推廣。但是,地理上市集始終處於不利位置,猶如在山洞內,路面看不到,跟以前車水馬龍的鬧市中心完全不同。」

鄧家彪解釋,以往商販在物華街小巴站旁擺檔,市民一路在街邊掃貨,然後上小巴。現在小巴站與裕民市集切割開,原有街坊客路也截斷了。加上重建工程第4、5期一直流標,鄧家彪預計至少要押後4年,「裕民市集」的圍牆才有機會拆除。

計劃不似預期,鄧家彪慨嘆商販捱得辛苦:「反而現時市集旁空置的土地,用來做臨時市集或表演活動吸引的人流更多、焦點更大,相比『裕民市集』的冷清,其實都幾唏噓。」

鄧家彪提醒政府和市建局,要對得住這班小販:「我跟政府說,如果這樣重大的重建項目,居民拿到賠償金、地區環境衞生有改善,甚至連商戶都覺得好過以前的話,那就是一個很好的Model(範例),對日後市建局做其他舊區重建很有幫助,但很遺憾做不到。」

盼開放短租予社企或同鄉會

食環署對市集內小販售賣貨品類型限制太過嚴格,以至貨品不夠多元化、沒有市場競爭力。鄧家彪留意到市集內有幾條巷空置,建議特別批准租予小販以外的短期租客:「譬如邀請社企免費租用兩星期,這星期可能是精神復原人士的社企;下星期則是視障、聽障人士的社企。社企來擺檔,自然會到處宣傳,讓他們的會員知道。」

鄧家彪又舉例,可以邀請一些社團短期擺賣家鄉食品:「譬如同鄉會,今次我邀請潮汕,下次邀請廣西。」他更建議開放給青輕人創業之用:「其實就是善用空間,讓有需要的人進去,發揮多些。但當然要政府在政策上打通,隨着社會上新的需要,與時俱進。」

食環署:特許出售預先包裝食品

裕民市集取代了從前的鐵皮檔。(市建局)
裕民市集取代了從前的鐵皮檔。(市建局)

食環署回應《堅雜誌》查詢時回覆,根據《小販規例》(第132AI章)第2條,小販市場是用作編配予小販使用的地面範圍,其攤位經營者須持有固定攤位小販牌照。因此,「裕民市集」的商販須按固定攤位小販牌照規定,售賣其獲准售賣的物品。「裕民市集」共設135個固定攤位,現時共有111個持牌固定攤位小販正在營運,主要售賣非食物類乾貨,使用率約為82%。

食環署表示,根據現行小販管理政策,在一般情況下,固定攤位(其他類別)小販牌照持有人可售賣第三類貨品(即非食物類乾貨)。然而,考慮到「裕民市集」的特殊情況,以及其相對整潔、衞生和設有空調的環境,該署准許該市集內的持牌小販同時申請售賣第二(C)類貨品(即預先包裝食品和飲品),相信有關放寬措施可以增加市集的整體活力和吸引力。

該署會繼續密切留意「裕民市集」人流情況及使用率變化,並會適時檢討,未來會計劃就市集內的一些空置檔位作適當安排,以促進「裕民市集」的營商環境。

市建局:3年舉辦逾80場推廣活動

以往的中秋節,裕民市集亦有舉辦推廣活動。(市建局)
以往的中秋節,裕民市集亦有舉辦推廣活動。(市建局)

市建局回應《堅雜誌》查詢時表示,自2021年啟用以來,局方透過各種渠道及方式,盡力協助「裕民市集」提升和改善整體經營環境和氛圍。過去數年,局方協助市集舉辦合共超過80場不同推廣活動,包括聖誕、新年及中秋等節日活動、表演、優惠券推廣等等,又透過YM²裕民坊商場的恒常推廣活動,同步宣傳「裕民市集」,並一直鼓勵商販多參與各類推廣及市集活動,並延長攤檔營業時間。

去年觀塘市中心「自由空間」啟用後,市建局亦積極邀請商販參與自由空間的市集活動,希望他們有更多機會宣傳商品。

有見消費模式隨時代轉變,市建局委聘了市場顧問,舉辦多場數碼營銷工作坊,協助商販於社交媒體開設網店,有個別商販已成功進行網上宣傳或買賣。

145668

相關文章

最新文章